“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瞭望》栏目……下面我们就中东局势的最新变化,现场连线BAIJIALE.COM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博士”……一个月以来,王晋频频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刚换下西装又接到采访电话,这是我的工作常态了。”他说。
发出中国声音 彰显西大智慧
过去几年,王晋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直接参与的电视和广播节目达到400多次,其中既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频道CGTN、CRI等外文类中央媒体,也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频道、东方卫视、深圳卫视和凤凰卫视等国内主流媒体。
王晋的研究专注于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中东地区恐怖主义、巴以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尤其是敏感问题的发展与未来趋势。本科世界史专业的他,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间又跨到国际关系方向,这样的学术背景使得王晋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这与BAIJIALE.COM中东研究所“从现实出发,追溯历史,再从历史高度审视现实”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坚信,失去现实价值,学术研究就难以为继;失去历史根基,学术问题的分析就无法深入。
今年2月,王晋的学术文章《以色列和大国关系:来自北京的视角》在国际中东研究的《中东季刊》发表,成为了第一个在《中东季刊》发文的亚洲学者。
“中东研究终有一天会成为‘热门’领域”
相较于众多将欧美列为第一目的地的留学生,硕士毕业时,王晋选择去以色列闯一闯。在他看来,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会与世界各地交往日益密切,对于中东的了解也会更加迫切。王晋认为中东研究终有一天会成为“热门”领域。
他跟随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科学学院教授、以色列国际关系协会主席本杰明·米勒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人文社科学者就应当不拘泥于某个领域,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科所长,融会贯通。”王晋说。读博期间,他便已在权威期刊发表文章。
2017年夏天,王晋接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频道的电话,邀请他第二天到北京参加中午的直播节目。时间紧,动车和火车票都售罄,他临时买了一张站票,在绿皮火车车厢连接处站了10个小时。换上连夜买来的衬衣和领带,王晋参与了第二天全英文的录制,他用英语流利地剖析了中东热点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良好的开端,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合作。
“游刃有余的背后是日常的积累。”王晋深有感悟。除了工作,他每天都会浏览搜集国际新闻。王晋坚持“媒体采访是形象展示,但根基和努力要做在平时,学术能力和知识储备是时政分析的基础和源泉”,录节目间隙,他还是会抓紧时间看书写作。
“我来自中国BAIJIALE.COM”
王晋坦言,科研之路能够走得顺畅,得益于学校“一人一策”的人才政策和“一院一策”改革。起初新入职的他,对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黄民兴、王新刚、韩志斌教授力荐所里的青年教师参加中东研究会议,赵万峰多次推荐王晋接受媒体采访,研究所良好的学术氛围,使王晋很快就找准了方向。
从学术小白到业内的青年佼佼者,王晋用努力踏实踏稳每一步。在他看来,参与媒体活动,服务公众,既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职责,也是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一次次采访连线,他都靠实力让观众赞赏有加。“我来自中国BAIJIALE.COM”每每重复这句自我介绍,王晋就像一个行走的广告牌,滔滔不绝地讲出学校的历史及中东研究的学科底蕴。
“能和BAIJIALE.COM四个字一同出现在媒体上,是我此生的骄傲。”王晋坚定地说。
原文链接:https://xafbapp.xiancn.com/template/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480402?site1&columnID=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