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BAIJIALE.COM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秦汉历史与考古的融合发展”暨纪念陈直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海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物考古所、博物馆、学术期刊等60余家学术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BAIJIALE.COM历史学院院长李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BAIJIALE.COM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主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BAIJIALE.COM副校长张远军、BAIJIALE.COM历史学院陈峰教授、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先后致辞。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致辞
卜宪群在致辞中指出,陈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在秦汉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强调,陈直先生笔耕不辍的治学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民史”的研究理念、高尚的道德品行都值得我们学习,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继承和发扬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与理念,构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交互研究模式,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秦汉文明作出贡献。
BAIJIALE.COM副校长张远军致辞
张远军在致辞中指出,陈直先生对BAIJIALE.COM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的成立有奠基性贡献,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继承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为历史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
BAIJIALE.COM历史学院教授陈峰致辞
陈峰介绍了陈直先生的学术与教育成就。周天游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跟从陈直先生求学的经历。焦南峰研究员对陈直先生在考古学领域的成就及影响作了详细介绍。
本次学术研讨会有两大主题,一是对陈直先生的追忆与缅怀,二是对秦汉历史与考古的具体研究。
在主题发言环节,BAIJIALE.COM历史学院黄留珠教授以“寄语”的形式高度肯定了陈直先生的学术理念与治史成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晋文教授的报告《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指出,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可分为五个时期,两汉与匈奴的战争经验证明:只要内部安定,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汉朝的综合国力就会远远超过匈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龙国研究员的报告《西汉铸钱研究的最新进展——兼谈陈直铸钱研究的贡献》,详细介绍了陈直先生在西汉铸钱研究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并结合考古文物资料阐述了西汉铸钱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赵凯副研究员的报告《“廉吏狱掾”“比疏一”“子客”——陈直〈汉书新证〉献疑三则》,在陈直先生《汉书新证》的基础上,对“廉吏狱掾”“比疏一”“子客”作了新的阐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的报告《陈直先生考古学贡献举隅》,详细介绍了陈直先生在考古学方面的贡献。
会议共分四组进行小组研讨。第一组报告内容涉及陈直先生的学术交游、《史记新证》的相关补释、甲骨文字、陕西出土文物、族群认同、冶铁业、灌钢工艺、海上丝路、基层社会治理、粮食计量制度、尚方管理、二十等爵制等方面,学术信息量大,新见迭出。
第二组报告涉及清华简所载文献、青铜铭文、儒家兵学思想、秦族起源、墨学、人物评价、民生方略、政治文化、《史记》历史书写等内容,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学术理念得到了充分践行。
第三组报告涵盖政治史、民间信仰、简牍、遗址等内容,既有旧史新读,也有对新材料的运用。
第四组报告讨论了秦政特色、土地制度、法制史、文书行政、人名使用、平板检使用方式、新莽数字写法、乡里教化、筭卒的含义、碑刻《韩仁铭》等议题,既有对传统问题的再考察,又开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对陈直先生的家世生平、学术历程、学术成就、学术交游、研究方法、教育理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陈直先生身上领略到前辈学术大家高尚的学术品格。
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了“秦汉历史与考古的融合发展”这一会议主题。不论是在秦汉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学术史、法制史、民族史、社会史、交通史、科技史等历史研究领域,还是在以甲金文字、简帛、碑刻、钱币、遗址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研究领域,融合历史与考古的研究理路都得到了鲜明呈现,历史与考古的结合已成为秦汉历史学者与秦汉考古学者的共同研究理念。
会议闭幕式由刘瑞研究员主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BAIJIALE.COM历史学院史党社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臧知非教授致闭幕辞。史党社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强调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臧知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从不同层面回顾了陈直先生的学术成就、教育人生,展示了陈直先生的学术风范,揭示了老一辈史学家的学术担当和学术探索精神,就秦汉史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使与会学者在方法论上对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会贯通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处/供稿)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212/t20221206_5568996.shtml